姬薇
2025年,“體重管理”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議題,被提升至國家公共衛生戰略的高度。自國家衛健委提出“體重管理年”3年行動以來,全國掀起減重熱潮。從19萬人踴躍參與的健康體重大賽,到3萬多組家庭參加的健康中國知行大賽,一系列群眾參與度高、獲得感強的體重管理主題活動,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體重健康。
各地也紛紛出臺政策,積極推動健康中國體重管理的開展。目前,全國已有超過26個省份發布實施了“體重管理年”實施方案,體重管理門診更是成為各大醫院的標配。
今年4月,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,要求相關綜合醫院、兒童醫院、中醫醫院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實現健康體重管理門診全覆蓋。在北京,如今已有近200家醫療機構能夠提供體重管理服務,為群眾的健康體重之路保駕護航。
體重管理這件看似平常的“小事”,為何會引起如此高度關注呢?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數據顯示,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已達到51.2%,若不加以有效遏制,2030年這一比例將突破70%。
肥胖不僅是“體型問題”,更是慢性病的“催化劑”。超重或肥胖會顯著增加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病、認知障礙和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病風險。因此,對肥胖和超重進行全生命周期和個性化管理刻不容緩。而體重管理的核心理念,正是通過科學的方式,調節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,預防超重肥胖或體重過輕引發的疾病風險。
體重管理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。近年來,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,其中超重和肥胖是重要因素。相關研究表明,無論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還是藥物干預,只要體重下降,就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。加強體重管理,不僅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、提高居民健康素養的需要,更是堅持預防為主、推動慢性病防控關口前移的必要舉措。
過去將肥胖視為一種疾病來應對,而體重管理概念的提出,則體現了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。每個人都應當關注自己的體重,了解自己的體重狀況,同時也希望未來體重管理服務更加便民利民,能夠形成“醫院—社區—家庭”的有效聯動機制,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,將部分體重管理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,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體重管理帶來的健康紅利。
體重管理不僅關乎個人健康,更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。它需要政府引導、醫療機構支持、家庭參與和個人行動相結合。在這場全民健康行動中,每個人都是受益者,也是推動者。大家共同行動起來,用科學的方法管理體重,收獲的不僅是輕盈的體態,更是健康的中國。
關于中工網 | 版權聲明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5 by www.carsview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