貢奇鍇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李由之
“4名軍士同時榮立二等功,既是他們個人的榮譽,更是我們集體的榮耀!”日前,陸軍某旅組織一場強軍故事會。主持人介紹完畢,隨著激昂的樂曲響起,大屏幕上投射出4枚金燦燦的二等功獎章照片,臺下頓時掌聲雷動。
熱烈的掌聲中,該旅二級上士李正康、毛加偉和中士陳立全、杜炳政4名軍士登上講臺,面向全體官兵莊嚴敬禮。
站在講臺上,聽著臺下熱烈的掌聲,李正康的思緒仿佛回到了硝煙彌漫的賽場——
2024年夏,全軍“槍王”挑戰賽拉開戰幕,來自全軍各部隊的射擊精英,在賽場上展開激烈對決。
射擊地線前,李正康屏氣凝神,眼睛緊盯靶標。賽前,面對緊張的備賽時間和全新的比賽課目,李正康把每一次訓練都當作實戰,每天卡表壓彈上千發,穩步提升出槍速度、射擊精度。
發令槍響,李正康憑借肌肉記憶迅速上膛、瞄準、擊發。“目標全部命中!”射擊完成,觀賽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驚嘆。走下賽場時,大家發現,李正康的迷彩服上,右肩位置顏色明顯更淺——那是射擊訓練時槍托抵肩磨出的痕跡。正是這千錘百煉的磨礪,讓他練就了槍響靶落的精度和快人一步的速度。最終,李正康以優異成績奪得步槍組第一名,成為實至名歸的“槍王”。
此后不久,毛加偉隨小隊參加全軍某專業集訓,與10多支精銳小隊同臺競技。在觀察報知和引導打擊課目考核中,毛加偉悄無聲息地埋伏在腐葉堆中,面對泥漿漫過下巴、蚊蟲輪番叮咬的挑戰,連續3個小時紋絲不動。“敵”目標出現后,毛加偉快速測算坐標,引導火力完成精準覆蓋。
毛加偉穩如泰山的“戰場定力”,源于平時訓練的積累——舉著觀測儀追蹤飛鳥、蒙眼拆裝偵察器材,直練到手臂酸痛、手指發麻才休息。
經過艱苦鏖戰,毛加偉所在小隊以優異成績獲評“標兵小隊”,他本人被評為“優秀隊員”。
去年6月,陳立全和杜炳政代表旅隊,分別以小隊指揮員和隊員身份參加陸軍組織的一次比武活動。在牽引橫越課目比武中,陳立全利用自創的“三環解脫法”快速完成解脫撤收,為完成任務爭取到寶貴時間。武裝奔襲時,杜炳政的防毒面具內結滿水珠,每跑一步都感覺呼吸困難,可他硬是咬牙沖鋒在前,為戰友探出一條通道。
了解杜炳政的戰友都說,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:練瞄準,他在太陽底下長時間盯著靶位,眼睛都快腫起來了;練攀巖,他磨破的戰術手套有很多雙,總結提煉出“二點定身提速法”,大幅提升了攀越斷崖的速度;練結繩,他帶領隊員一晚上打了300多個繩結。
經過激烈比拼,兩人所在小隊以總評第一的優異成績被評為“金牌小隊”,陳立全獲評“金牌副小隊長”,杜炳政獲評“銀牌勇士”。
比武場上見真功,功夫卻在賽場外。該營榮譽室展柜里,陳列著4名軍士訓練時使用過的裝備器材:李正康磨平膛線的步槍槍管、毛加偉打結變形的傘繩、陳立全磨破的戰術手套和杜炳政磨損嚴重的作戰靴。
每一件裝備器材的背后,都是一次次自我加壓的沖鋒。記者翻開該營官兵的訓練檔案,有一組數據令人動容:李正康備賽期間,累計消耗子彈2萬余發;毛加偉和隊員們練壞的傘繩,可繞標準跑道43圈;陳立全訓練期間磨破的戰術手套,可裝備一個排;杜炳政賽前每天進行負重行軍訓練……
不同的賽場,同樣的精彩。4名軍士載譽而歸,去年年底同時榮立二等功,在該旅官兵中掀起一陣“沖擊波”——李正康總結出的射擊口訣,被官兵貼在宿舍樓道里,以便隨時學習;毛加偉的訓練筆記,被連隊官兵爭相傳閱;陳立全制作的繩結模型,擺進了榮譽室玻璃展柜;杜炳政總結的“二點定身提速法”,成了新兵們練習攀巖的“必修課”。
日益濃厚的精武氛圍,在官兵中掀起比學趕超的熱潮:中士陳浩強對照“蒙眼訓練法”展開專攻精練,帶領班組斬獲旅戰術協同比武第一名;下士周品帆腿綁沙袋練沖刺,兩個月磨爛兩雙作戰靴;負重越野課目考核,官兵連續刷新紀錄……
“4名軍士的血性膽氣,提振了官兵的虎虎生氣!”指著“龍虎榜”上屢屢刷新的比武成績,該旅領導欣喜地說。
新的一天開始了,4名二等功臣與往常一樣,全副武裝分赴不同訓練場。李正康前往靶場校準新裝備,毛加偉與院校專家一起研究電子起爆的創新應用,陳立全帶領班組訓練無人機操作技能,杜炳政指導新兵練習移動射擊。
不遠處,無人機群升空盤旋,突擊車風馳電掣……官兵們目光堅毅,錨定下一次出征的坐標。
關于中工網 | 版權聲明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5 by www.carsview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